上學期的社會課著重在課堂筆記的整理,因此用了很多的提問來帶學生尋找關鍵字,但這些提問只限於「提取」課本的內容。而到了第一次段考後,我加入自己整理的文章,進行較為深入的問題討論,不過總是被課程進度追著跑,實施沒幾次。這學期社會課的重點就已經不再是找關鍵字作筆記了,於是大量以我的講義代替課本。進行的流程是先讓學生自行閱讀完課本,這時必須自行完成找到事件的原因、結果和影響,然後用有顏色的筆畫出關鍵字,之後再閱讀我編輯的講義。
為了確認學生是否有理解講義的內容,我都會設計以「提取」和「推論」為主的題目來問學生(第一階段),進行的方式就是小組(異質性分組)抽籤回答,接著會計分,這階段完成後,再進行以「統整」和「省思評鑑」為主的題目探討(第二階段)。